华夏中文网_全球华人中文资讯网

娱乐科技新闻
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 > 走访30家餐厅调查公筷使用 食客拒用因“太麻烦”(3)

走访30家餐厅调查公筷使用 食客拒用因“太麻烦”(3)

发布时间:2020-06-10 15:10 | 来源:北京青年报 | 作者:ht | 点击数:

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健康所教授杨月欣表示:“长期以来,分餐并不在学生的卫生教育课本中,不在成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中,不像‘饭前便后要洗手’一样被广泛宣传,这表明我们的全民健康教育还需要长期努力。”

  杨月欣认为,目前我国有对公共餐饮卫生安全硬件和软件的要求,但缺乏对顾客和餐饮服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,无法形成有效约束。同时,政策、场所(包括学校、社区、幼儿园等)、媒体网络、专业团体以及厨具制造业等支持性环境的营造也很重要。

  “难就难在没成习惯,少数和小众的影响力是不够的,只要养成习惯,小众变大众,就不觉得难了,大家都自然而然养成良好习惯。”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朱毅表示。

  “家庭可以先从餐具分开做起,各人有各人的筷子、饭碗、杯子、勺子,就像各人有各人的牙刷一样,再从各人有各人食谱,分量种类各不同做起,餐馆可以监督实施,另外宣传入眼、入耳、入心,更新观念,公筷是尊重和爱,是负责任的保护。” 朱毅说。

  随着各地倡导公筷、分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,在政策层面上,更多的地方标准、行业指南陆续出台。

  北京烹饪协会、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3月9日联合发布《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议书》,号召北京市餐饮服务要配备公筷公勺,有条件的企业可定制带有“公”字标识的公筷公勺;严格做好公筷公勺清洗、消毒,设置公筷公勺专用存放区;根据餐桌规格、用餐人数、菜品类型等,摆放相应的公筷公勺。

  “公筷要长出三厘米。”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,北京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玉驰表示,改变一种旧的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,主要是靠不断地倡导和宣传,协会提出了“放心餐厅”创建工作,其中就有关于公筷公勺摆上桌的要求。而具体落实到细节上,我们建议商家使用比普通筷子长3厘米的“超长版”公筷,这样消费者用餐时不易弄混。



没有下一篇了

科幻电影更多 >>